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是现在朱载坖也没有政治上的发言权,更没有一分的决策权。
所以他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好京郊的百姓,让他们在未来的庚戌之变中不至于变成朝廷的弃子和俺达的战利品。
朱载坖要想尽办法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把京郊变成一个带刺的铁疙瘩,谁敢来咬一口,必要他崩出一嘴血来!
就在朱载坖还在思考如何打造京郊实力的时候,高拱来了。
“王爷,俺达的故事讲的差不多了,王爷还想听哪里的故事?”
朱载坖和高拱到了书房之中,高拱对朱载坖如此问道。
朱载坖想了一下,最近确实对于俺达的事情思考的有点脑袋发昏了,也确实该换换脑子,想想其他的问题了。
朱载坖道:“先生就讲讲海上的事情吧。
学生也想了解一下我大明海疆之上的故事。”
高拱一听朱载坖要听海上的故事,这让高拱多多少少有点意外了。
虽然高拱对海上的问题了解不多,但这么多年身处翰林之中,也使得高拱的眼界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很多关于海上的故事。
所以高拱并不像一般的内陆士大夫那样对海上的问题有着偏执的认识。
通过这些年结识到了南方官员,高拱也从这些南方官员口中知晓了海上的走私贸易的存在。
虽然这些南方官员们对这种发自于民间的海上走私贸易深恶痛绝,但是凭借直觉高拱认为这些对海上走私深恶痛绝的南方官员,好像并不是真的抵触海上的生意,而是抵触那些饶过他们走私的民间商团。
有了这个感觉之后,高拱就总忍不住觉得这些南方官员心里肯定是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显而易见就是海上贸易的利益!
但是高拱毕竟是内陆长大的人,虽然他能猜透到几分真相,但是对于海上的巨大利益,还是没有多少充分认识的。
只当这是南方士绅与南方民间走私财团之间的利益之争,算不得多少大不了的事情。
毕竟大明从太祖皇帝时就有禁海的传统,虽然这中间也是断断续续的开海经历,但因为海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海盗的问题,所以大明对海上的政策主基调还是禁海。
而最近一次禁海就是在嘉靖二年的时候,所爆发的“争贡之役”
!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倭人之间争相证明自己才是倭人正使的内斗,使得大明宁波百姓遭受了无妄之灾,最后在夏言的建议下朝廷裁闽、浙两市舶司,惟存广东一处。
(本章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