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叮叮当当……”
二月十四日上三竿,在离开山丹之前,张淮深在刘继隆的陪伴下,来到了山丹的匠作坊内。
坊内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络绎不绝,对于旁人来说可能十分吵闹,但对于二人来说却十分悦耳。
科技就是生产力,而在如今这个时代,冶金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科技之一。
百余年前,李白曾在大唐冶金发达的秋浦写下“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的诗句,而今的山丹虽然远不如秋浦,但其规模却也不小了。
刘继隆虽然不懂冶金,但通过集思广益和他的观察,最终还是将山丹的土高炉与鼓风车进行了改造。
改造的结果就是,原本月产铁料两万斤的匠作坊,如今达到了月产三万五千斤的程度。
曾经占地两亩的匠作坊得到了扩建,如今面积达到了十二亩,工匠也从原本的三十多人,增加到了如今的八十四人人。
“你这匠作坊,都快赶上张掖的匠作坊了。”
望着面前忙碌的场景,张淮深十分满意,而刘继隆也好奇道:
“张掖人口众多,拉出几百工匠并不困难吧……”
“嗯?”
张淮深瞥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张掖的铁全靠你这边供应,铁料跟不上,有再多的工匠也没用。”
“这次你东略,竟然没抓些番人回来做矿工,这倒是让我有些遗憾。”
见他这么说,刘继隆连忙解释道:“鄯州的那六千口汉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抵达,我担心甘州粮食不足,这才没有俘虏番人做奴仆。”
“况且此次解救的百姓也不少,我准备将老弱妇孺归于耕者,壮丁暂时挖矿、制甲。”
“等到山丹秋收,仓中粮食充盈,再东略俘虏奴仆挖矿也不迟。”
刘继隆也舍不得杀死那些番人,可粮食这个问题摆在眼前。
这个问题不解决,他宁愿花粮食养汉人,也不花粮食养番人。
番人一旦多了就生乱,而汉人变多,只会让山丹更加稳定。
“我知道。”
张淮深表示理解,同时他不免看向制甲的工匠,抬起下巴询问道:
“你这制甲的工匠就有六十多人了,一年下来恐怕能制甲六百。”
“张掖那边虽然从你这里拿走了八九万斤铁,可大部分都用来打造农具,只有少量用于制甲。”
“敦煌将甘州的兵额提高到了二十五团,张掖那边早已开始募兵训练,但还有一千二百多人没有甲胄穿戴。”
“除此之外,肃州、瓜州、沙州、伊州也有三千多兵卒没有甲胄,近三万百姓还没有用上铁质的农具。”
“今年秋收之前,我希望你能东略些番人做矿工,把铁料的产量往上抬一抬。”
“早些将我军这近五千轻兵装备上扎甲,我军也能早一步收复凉州。”
张淮深诉说着河西的不容易,刘继隆听后只觉得汗颜。
他可以肯定历史上的山丹根本达不到如今的铁产量,但即便如此,想要满足张淮深所需的铁料,也最少要高负荷运转两年。
换做之前的效率,那最少要三四年。
这么一想,提高生产力远比攻城掠地要重要多了。
历史上张议潮与张淮深花了七年时间才积攒了足够的家底进行东征,而今自己弄出了河西犁、水转翻车和改良版高炉,便直接把时间从七年缩短到了两年。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