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6(第2页)

因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其宗旨在于知圣人之道,行圣人之志。

李贽虽然渴望自由,然而他不能然物外,对这样堂皇的旗号无动于衷。

因此,以学术的流派而论,他始终被认为属于泰州学派。

在第三位姓王的影响之下,李贽重视物质,也重视功利。

他仍然不断地提到“心”

,但是这已经不是就地打滚、无美于中无丑于外的心,而是考虑到日常需要的心。

因为自己有所需要,就推知别人也有同样的需要,这就是孟子所谓“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在这些场合中,他的思想已经脱离了形而上学的挂碍,而是以日用常识作为基础。

这种态度在他评论历史时尤为明显。

李贽的历史观大多符合于传统的看法,比如他确认王莽为“篡弑盗贼”

,指斥张角为“妖贼”

在他看来,历史的治乱,既循环不断,又与“文”

“质”

相关联。

一代人君如果专注于“文”

而使之臻于极致,则已经开了祸乱之基;反之,息乱创业之君,则专注于“质”

,只求使百姓免于饥寒而不去顾及是否粗粝。

这种认为文化与生活水平和国家安全不能相容的看法,是中国传统历史的产物,也是官僚政治的特点。

李贽自然无法理解,用中央集权的方式,以为数众多的官僚治理亿万农民,就要求整齐划一、按部就班,不能鼓励特殊分子或特殊成分展新的技术或创造新的法则。

在他所处的时代,文官集团业已丧失了展技术的可能,也没出对付新的历史问题的能力。

社会物质文明(即李贽所谓“文”

)往前展,而国家的法律和组织机构不能随之而改进,势必生动乱。

受到时代的限制,李贽认为历史循环之无法避免,乃是命运的安排,几乎带有神秘的力量,所以也不必再白费心力去寻找任何新的解决方案。

这样来看,李贽的唯心论并不彻底,因为他承认了客观的真实性,治乱兴亡并不决定于人的主观,当然更不承认,所谓人心不在,治乱就不成其为治乱这样的理论了。

君主一生事业的成败既为历史循环的后果,李贽对于历代君主的评论,也只是着重在他们适应时代的识见和气魄。

对于“天下之重”

的责任,李贽则认为应该由宰辅大臣来承担。

他所期望于大臣的,是他们的执政的功绩而不是道德的言辞。

一个奇才卓识的人,在为公众的福利作出贡献的过程中,决不能过于爱惜声名,因而瞻前顾后,拘束了自己的行动。

他可以忍辱负重,也可以不择手段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这种会小节而顾大局的做法被视为正当,其前提是以公众的利益为归依,而在伦理上的解释则是公众道德不同于私人道德,目的纯正则不妨手段不纯。

李贽在这些方面的看法,和欧洲哲学家马基雅弗利(machiave11i)极其相似。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