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4(第3页)

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论,乃至中国社会传统的组织和习惯,都被朱熹视为“天理”

但是人可能违反天理,因为各人秉气不同,有清有浊。

如果浊气抬头,天理就被“人欲”

所取代。

补救的办法是“格物”

,也就是接受事物和观察、研究事物。

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突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通过格物,可以使人现天理。

事实上,朱熹所使用的方法并不是归纳法,也很难说得上科学性。

用类比以说明主题,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常常使用的方法。

孟子以水之就下比喻人之性善,其实人性与水性并没有联系,所谓相似,不过是存在于孟子的主观之中。

朱熹的格物,在方法上也与之相同。

在很多场合之下,他假借现实的形态以描写一种抽象的观念。

他认为一草一木都包涵了“理”

,因此他所格的“物”

包括自然界。

在他看来,传统的社会习惯,乃是人的天赋性格。

但是他在作出结论时,却总是用自然界之“理”

去支持孔孟伦理之“理”

这也就是以类似之处代替逻辑。

对朱熹的思想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批判。

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假如人之愚顽不肖,如他所说在于气浊,则这种生理性的缺点就应当采取机械性的方式补救,例如着眼于遗传,或者如道家的注重吐纳。

然而朱熹反对这样的办法。

他认为这些气浊的人应该接受教育,经过不断的努力,才可能接近真理。

这样一来,朱熹之一个全体的、有组织的宇宙,已成问题,即伦理之理有别于物理之理。

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尤其是在现代科学尚未达的时代,哲学家不可能说明宇宙就是这样,而只能假定宇宙就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朱熹和其他哲学家并无区别。

既然如此,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一种浪费。

他的格物,要求别人接触植物、地质、历史和地理等各个学科,但目的不在这些学科的本身上追求真理。

因为对任何问题,他的结论已作出于观察之先,而且作出这些结论的也不是他自己,而是孔子和孟子。

既然如此,人们就不能不产生疑问:这种博学多闻是否有确切的需要,也就是说,朱熹的成就,是否能和他付出的精力相当?

qu9.。

qu9.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