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世民接过账册与户籍簿,暗自庆幸此前在李伯阳处见过类似的表格与数字。
若不然,面对这满纸繁杂,怕是要当场出糗。
李世民的目光在账簿上缓缓扫过,上面满是工钱、工坊造价、奖金以及善济堂的支出明细。
看到此处,李世民心中已明白大半。
交回县衙的税款,一部分用于支付工人薪酬,一大部分投入工坊扩建、产能提升,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筹建善济堂。
这善济堂与朝廷开办的养病坊类似,主要收留孤寡老人和孤儿。
只是待翻至后页,一项“研究院”
的支出映入眼帘,他不禁面露疑惑,抬眸看向苏策,开口问道:“这账簿里提及的研究院,是个什么所在?”
苏策也是没想到李二会微服私访,也没时间做什么假账不假账的,于是便直接呈上了真实账簿。
但他心里清楚,有些事终究是瞒不住的,于是坦然答道:“启禀陛下,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由臣招募诸多工匠,专门致力于改良我大唐的兵器,同时也负责研发类似肥皂这类生活用品,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
李世民一听就明白了,这不就类似军器监的职责吗?当下心中不悦,沉声道:“朝廷早有专门的研制机构,你却要另起炉灶,增设一个机构,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还是说,你打着这个旗号,妄图从中贪污牟利?”
苏策苦笑:“陛下明察,这研究院极为耗时耗力。
研究不仅需要高价聘请能工巧匠,提供专门的场所,还会消耗大量物资,而这些都需要巨额资金。
可朝廷批下的款项,实在是杯水车薪。”
李世民目光审视,语气中带着疑惑:“如今朝廷所用兵器,已然堪用,为何卿仍执意改良?这似乎并非你职责所在。”
苏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李世民:“陛下可知,之前的蓝田是何等模样?”
李世民知道他话中有深意,示意他继续说。
“贞观七年,臣有幸考中进士,可家中贫寒,既无钱财打点,又无显贵撑腰,只能被派到蓝田这穷苦之地。”
苏策苦笑着继续道,“到了蓝田才知当官的艰难。
且不说臣那微薄俸禄,整个县衙甚至连吏员俸禄都难以支付,就连我这管家。”
他指了指福伯,“福伯跟随我来此担任管家,可我却无力支付他俸禄。”
苏策摇摇头:“这些暂且不提,既然领了朝廷俸禄,就该尽心尽力。
可这蓝田县内忧外患不断。
贞观八年,河南道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滋生出大量山贼、水盗。
他们在蓝田周边劫掠百姓、客商,最猖獗时,竟阻断了蓝田与外界通道。”
“后来臣带人剿匪,却发现那伙土匪的兵器比官军还精良,不少人手持横刀、陌刀,还有人配备了弓箭!”
“我军吃了大亏,就连那时我府上衙役都死了不少。
自那以后,臣便下令建立研究院。
臣不为别的,只为手下人剿匪时,能少些伤亡。”
李世民闻言动容:“没想到蓝田竟如此艰难,那你为何不去折冲府调兵?”
“回陛下的话。”
苏策苦笑,“臣不过是小小县令,哪有能力调动折冲府官军?”
李泰这时冷冷插话:“听闻你研制出火药,还将其应用于兵器,为何不上交朝廷?说,你是不是心怀不轨!”
苏策本不想理会他,但为打消李世民顾虑,只好继续解释:“回陛下,此等火药,乃是由硫磺、硝石等易燃物混合而成,稳定性极差。
昨日陛下也看到了,此火药尚有诸多缺陷,存在不少隐患。
若贸然上缴朝廷,一旦发生走火事故,臣如何担责?”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